前言: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激励广大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现推出专栏《玉师榜样》,助力我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马 静
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副教授
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员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字创意专业委员会专家
玉溪师范学院2024年“红塔园丁奖”—“师德先进个人”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自觉追求和践行的精神坐标。
马静,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在高校12年的教书育人过程中,她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以行动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时代风采。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马静老师始终把学生成长当成第一要务,用心用情去教育引导学生。她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构建了“主体引领、任务驱动、多元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赛学相长”,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近五年,马静老师带领的师生团队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专业竞赛中屡创佳绩,共获得国家级奖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7项,优秀奖3项,入围奖5项,佳作奖2项,创意奖1项。省级奖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4项,优秀奖11项,优秀精品项目1项。其中包括中国好创意(第17届)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教师组乡村振兴与全国旅游文创类-动态组一等奖、“2024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全国决赛一等奖、“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数字创意赛CAIA竞赛项目”全国决赛一等奖等,展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因教学成果突出,马静老师在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A数字创意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等比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启智润心 以文化人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这一重大文化工程见证了从中央到地方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抢救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历程。
马静老师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数字文创赋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所蕴含的文化之美“活”起来,以此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名片。她带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美术学专业的40余名学生,以数字化工具为手段,从汉代画像石,以及唐宋元明清代的传世和流失海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中提取创意,挖掘其背后的中国故事涵义,并将其从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衍生与转化,创作出《程棨摹楼璹耕织图数字展示》《唐人球趣》等数字艺术作品。通过创新展示、传播和传承手段,赋予中华文物新的活力,深刻阐释这些文化遗产富含的多元价值,以此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
通过三年不懈的实践探索,马静老师主持的《“让古画讲好中国故事”——高校数字文创赋能中国文物的育人实践探索》项目入选了由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主办的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省级优秀项目,该项目是“高校数字文物开发项目”类别中唯一入选的优秀项目。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马静老师将这一理念融入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她说,教育是一朵花让另外一朵花绽放,只要埋下“美”的种子,悉心耕耘,总有一天会开出“美”的花朵。“师泽如水,润物无声”,这句话在马静老师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她不仅是一位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用她的智慧、热情和爱心,如同细雨般无声地滋养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她所带领的犀牛光影社团在创新中赓续,在交融中创新,形成课程教学、创作实践、校园美育于一体的育人合力。2023年10月在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艰苦奋斗,强我中华一一红色基因传承”影像展,即以“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OP15·红色基因传承”为主题,展出了近三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创作的25件微视频、微电影、二维动画、定格动画等主题性数字影像作品,充分展现了数字媒体艺术等设计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跨学科合作、校企联动等方面的育人成效。也正是通过学生取得的这些学业成就,强化了美育功能,潜移默化地促成了他们的品德修养和人格成长。
马静老师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的代表,以师德风范和无私的奉献展现了这一群体独有的风采,是新时代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她的故事也将激励美术学院更多教师,将教育事业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相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编辑:林义淋 孙华东
审核:杨丽珍 赵 芳